产品中心PRODUCTS

专家反馈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介绍 > 复方樟脑乳膏 > 专家反馈

  • 寒冷所致皮肤病怎应对

  •  

    寒冷所致皮肤病怎应对
     
     
     
    冬季天气寒冷,易导致各种寒冷性皮肤病(如冻疮、冷红斑、冷超敏性皮肤病、冷凝集素综合征和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皮肤血管炎等)。为此,笔者根据临床所见,就以上几种寒冷所致的皮肤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1 冻疮
    本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大都发生在身体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足、耳、鼻和面部等处)。全身冻伤称“冻僵”,为停留在极低温处所致,极少见。冻伤后皮肤仅有苍白、冻冷、疼痛和麻木,复温后才表现出特征,分四度:Ⅰ度:局部皮肤苍白转斑状蓝紫色,红肿、发痒和刺痛。Ⅱ度(分浅、深层冻伤):局部红肿、发痒和灼痛,有水疱。Ⅲ度:皮肤由苍白转蓝色,再转黑色,感觉消失。Ⅳ度:局部暗灰色,感觉和活动功能完全消失。
    【治疗方法】
    1.快速复温法:将冻伤部位置于38~42℃温水中5~7分钟,使皮肤颜色和感觉恢复正常,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冻伤肢体稍抬高,并制动,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2.局部处理:Ⅱ度冻伤可用1%。新洁尔灭清洁伤口和周围皮肤,然后用干软敷料保暖包扎,或涂冻疮膏,较大水疱用注射器吸出后包扎。Ⅲ、Ⅳ度冻伤局部消毒、包扎、保暖,待坏死组织分界线清楚后再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预防措施】
    1.防寒:暴露部位皮肤戴手套、耳套、口罩、涂少量凡士林以减少散热。
    2.防潮湿:保持鞋袜干燥,受潮后及时晒干、烘干或更换;手足多汗者可外涂5%福尔马林酒精溶液止汗。
    3.适当运动:静坐1小时左右应运动10分钟,避免肢体长时间静止不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2 冷凝集素综合征
    本病为血中冷凝集素(一种免疫巨球蛋白)遇到寒冷时发生的一种异常反应;无任何病因者为特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继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多见于血吸虫病、丝虫病、肝硬化和非典型性肺炎等。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原因不明的特发生冷凝集素病三种类型。
    【临床表现】
    冬季发病,春季消失。在暴露部位如鼻尖、面部、口唇、耳廓和指趾等处,遇冷后皮肤出现紫绀以至灰白,稍暖后皮肤由灰白转为红色;皮肤灰白、紫绀时有麻木或刺痛,触、痛觉和温度觉减退或消失;也可发生坏疽;此外,全部手指均有紫绀,手指温暖后可使紫绀消失。
    【治疗方法】
    1.治疗原发病:主要治疗原发病,如血吸虫病等。
    2.血管扩张剂:可口服血管扩张剂,如烟酸片,每次4毫克,每天3次;地巴唑片,每次2.5~5毫克,每天3次。有报告使用苯丁酸氮芥有效;也有报告称,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每次250毫克,每天4次,或口服青霉素V钾盐500毫克,每天4次,连续15~30天,肢端紫绀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3.中药治疗:可用温阳活血汤煎服,方药如下:附片3克(打碎),干姜3克,鹿角霜9克,桂枝6克(后下),黄芪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牛膝9克,丹参9克,白芍9克,粉葛9克,甘草3克。每天1剂,水煎服。
    【预防措施】
    主要为加强防寒保暖。
     
    3 冷球蛋白血症性股臀皮肤血管炎
    本病是一种伴有臀部皮疹的冷球蛋白血症或(和)冷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股外上方和(或)臀部发生多形性皮损,病程长,可反复发作;寒冷季节发病,夏季消退;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别是臀部肥大的中青年女性。
    【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型:①多形红斑型:股外上方和臀部发生豆大、指头大、圆形和鲜红色红斑,可融合,对称分布,微痒,触痛。②青斑性血管炎:皮疹暗紫,轻度糜烂,结痂,脱屑,手足呈青紫色,自觉疼痛。③红斑结节形:皮疹呈暗紫色或红褐色小结节,对称分布,手足往往呈青紫色。
    【治疗方法】
    1.如前述治疗原发病。
    2.本病无特效疗法,可试用维生素C片口服,每次0.2克,每天3次;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片,每次5~10毫克,每天3次;地塞米松片,每次0.075毫克,每天1~2次。
    3.有溃疡感染者应加用抗菌药物,如红霉素片,每次0.25,每天3次;阿莫西林分散片(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每次0.25,每天3次。
    【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减肥,主要减去臀部过多的脂肪。
     
    4 冷红斑
    本病为一种罕见的对冷有先天性异常反应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胃肠道黏膜。
    【临床表现】
    从婴儿时期开始,当接触冰冷物体(如冰)后,局部皮肤迅速发生严重疼痛和大面积红斑,但无风团,红斑中央有出汗;当吃下冷的食物或液体后,则发生呕吐,具有严重的慢性便秘也是本病的一个特征;红斑约持续15~30分钟,消退缓慢,大便和外伤可导致疼痛和红斑发作;接触冰块或大面积受冷后,可有全身性抽搐甚至虚脱。
    【治疗方法】
    可口服抗5-羟色胺药,如苯噻啶片,每次0.5毫克,每天3次;或口服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片,每次4毫克,每天3次,或赛庚定片,每次2毫克,每天3次;也可口服多虑平片(此药有抗组织胺、抗羟色胺作用),每次25毫克,每天3次。
    【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冷物体和进食冷的食物、饮料。
    2.禁止淋雨、游泳。
    3.有条件的患者,最好迁移到气候温暖环境中生活和工作。
     
    5 冷超敏性皮肤病
    本病是在寒冷环境中皮肤出现的异常反应。
    【临床表现】
    主要有局部皮肤时冷时热、溃疡、紫癜、肢端发绀、硬红斑等多种局部损害,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
    【治疗方法】
    可用抗组织胺药,如盐酸异丙嗪片,每次25毫克,每天3次;或苯海拉明片,每次20毫克,每天3次。或同时口服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片,每次5~10毫克,每天3次;地塞米松片,每次0.075毫克,每天1~2次;或采用抗凝疗法(采用本法需到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
    防寒保暖,适当多吃热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肉类、蛋类和乳类等;必要时口服温补类中药(可咨询中医师或中药师)。
     
    相关链接<<<
    冻疮要用温水慢慢泡
    文 蔡书宁
    冻疮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瘀血性红斑性疾病。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及患者末梢循环障碍是发病的主要因素。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也是本病发生的诱因。本病常发生于初冬、早春季节,多见于妇女、儿童及缺少活动和肢体末梢循环较差者。
    冻疮好发于手足背、足跟、指趾、耳廓及鼻尖等处。损害大小不一,初起为红或紫红色的瘀血性红斑,压之褪色,去压后红色缓慢恢复。严重者可有水泡,破后形成溃疡。自觉局部肿胀、冰凉,暖热后有瘙痒、灼热或疼痛感。愈后常遗留下萎缩性疤痕。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目的是使冷结的体液恢复正常。因此,若能使患部周围变温暖,很快可以治愈。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如果仅仅是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禁止把患部直接泡入热水中或用火烤患部,这样会使冻伤加重。由于按摩能引起感染,最好不要采用。也不要用毛巾用力按摩,否则会使伤口糜烂,患处不易愈合。用茄子秸或辣椒秸煮水,泡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有预防冻伤的作用。